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公司申请破产的条件(详解公司破产申请流程)

上节对破产程序中债务人财产做了简单介绍,我国破产财产采取膨胀主义的立法模式,包括破产受理时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也包括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破产法中规定的各项实体权利都紧紧围绕着债务人财产的确定、增加、而开展的,其中包括撤销权、取回权、追缴出资的权利、管理人员非正常收入和财产的追回等。本文对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行使的破产撤销权的进行介绍。

一、撤销权

破产法上的撤销权一般称为破产撤销权,它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债权人整体利益、保护公平清偿的基础,一定程度上造成破产企业在破产前一年交易的不稳定性,但维护了债务人的财产,实现了债权人之间的平等清偿。

债权人对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的、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放弃债权的行为享有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破产撤销权实际上是债权人撤销权在破产法上的引入,笔者认为破产程序中的撤销权行使的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与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相同。但债权人撤销权不因破产程序的启动而被排除。

二、破产撤销权

《企业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1)无偿转让财产的;(2)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3)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5)放弃债权的。

破产撤销权基于破产法规定产生,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相关行为可撤销。实践中会出现类似的相关行为发生在破产受理前一年之外,但仍具有危害性。此时,允许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将有效维护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和债务人财产最大化。另一种情形是管理人不作为导致破产撤销权落空的,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民法上的撤销权追回债务人相关财产。

《企业破产法》第3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6个月内,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但是,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收益的除外。

该条规定的特殊撤销权是对31条一般撤销权补充规定,特殊撤销权所涉期限比一般撤销权的期限短,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债权人的利益提供司法程序上的财产担保。在特殊时期内冻结债务人的清偿行为,但清偿行为是债务人财产受益的情形除外,具体包括如下事项:(1)对有财产担保债权的清偿不属于危机期间的个别清偿;(2)债务人经诉讼、仲裁、执行程序对债权人进行的个别清偿,管理人依据32条请求撤销,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债权人债务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实务中,主观恶意证明难度较高。

《企业破产法》第33条规定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1)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2)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破产法上的无效行为,是指债务人实施的有害于债权人整体利益的行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不发生法律效力的。破产法上的无效行为与民法上的无效行为相同之处在于法律后果一致即当然、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破产法的无效行为的主体是开放的,可以是债务人、管理人或债务人财产的其他保管人;无效行为发生的时间没有限制,对本规定的无效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前或破产程序终结后,没有限制性规定,不存在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限制。

三、破产撤销权行使的后果

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对相关行为的撤销应由管理人作为诉讼主体,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予以撤销,该类诉讼性质上属于代表诉讼,追回的财产属于债务人财产,用以清偿所有债务。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