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拗九节由来

拗九节由来有

1、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在其母死后经常到阴间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他用各种原料煮成甜粥,再洒一把黑芝麻在粥上送给母亲,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看守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拗九节由来

2、另说源出送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

拗九节由来

拗九节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或是九的倍数,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发扬光大。“拗九节”里,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就在陈氏祠堂里摆起了盛大的千人“孝顺宴”,村里年轻人忙里忙外,端菜送茶。这一拗九敬老节的宴席风俗,在当地已经沿袭二十多年。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