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
-
民事证据规则的最新规定(关于新民事证据规定)
2019年12月,最高法院公布修改决定,首次全面地修改2002版证据规定(旧规)。施行十余年的旧规历经民诉法三次修改和民诉法解释的出台,部分规定已落后于司法审判实践。为此,最高法院根据“四五改革纲要”···
-
敲诈勒索需要什么证据(讹诈罪立案标准及流程)
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如下:(一)、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二千元至五千元为起点;(二)、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
-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最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
-
拖欠工资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最有力的证据)
和公司有劳动纠纷,申请了仲裁,就不去公司上班了,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就会影响你的劳动仲裁,很可能仲裁的结果就会跟你预期的相背离。小王在公司工作了5年多,后来新来的总经理,隔三差五地找他的麻烦,在一···
-
拖欠工资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最有力的证据)
和公司有劳动纠纷,申请了仲裁,就不去公司上班了,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就会影响你的劳动仲裁,很可能仲裁的结果就会跟你预期的相背离。小王在公司工作了5年多,后来新来的总经理,隔三差五地找他的麻烦,在一···
-
拖欠工资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最有力的证据)
和公司有劳动纠纷,申请了仲裁,就不去公司上班了,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就会影响你的劳动仲裁,很可能仲裁的结果就会跟你预期的相背离。小王在公司工作了5年多,后来新来的总经理,隔三差五地找他的麻烦,在一···
-
拖欠工资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最有力的证据)
和公司有劳动纠纷,申请了仲裁,就不去公司上班了,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就会影响你的劳动仲裁,很可能仲裁的结果就会跟你预期的相背离。小王在公司工作了5年多,后来新来的总经理,隔三差五地找他的麻烦,在一···
-
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违法吗(劳动仲裁最有力的证据)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第二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在其中一则案例中明确指出“996”超时加班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那么何为“996···
-
证据的种类有哪些(证据种类的划分的标准)
摘要:笔者通过对八种法定证据种类、六种证据取得方式的分析,结合多年执法办案实践经验总结,全面梳理归纳证据取得相关法律规定,将八种法定证据种类对应到六种证据取得方式上,只有通过规范证据的取得程···
-
证据的种类有哪些(证据种类的划分的标准)
摘要:笔者通过对八种法定证据种类、六种证据取得方式的分析,结合多年执法办案实践经验总结,全面梳理归纳证据取得相关法律规定,将八种法定证据种类对应到六种证据取得方式上,只有通过规范证据的取得程···
-
借条有效期最新规定(借条起诉需要的证据)
借条: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权利的就不能开始计算时效。因而其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债务关系···
-
律师房产纠纷(房屋纠纷诉讼的要素和证据)
原告诉称赵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决北京市海淀区某号房归我所有,金某协助我将产权登记至我名下。2、本案诉讼费由金某承担。事实与理由:我与金某2009年9月2日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在北京市海淀区···
-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材料)
劳动纠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纠纷,其中涉及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劳务合同、经济赔偿金、竞业限制、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劳动争议最为常见。大家都知道:有争议去法院,但是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你知道仲···
-
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最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我们知道,证据是诉讼之王,也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依据,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专职法律从业者还是公检法相关机构公务人员,学习和掌握刑事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保护自身权益,打···
-
民事证据规则最新规定解读(关于证据规则司法解释)
问: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本文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
-
刑事证据规则体系和内容是什么(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说到刑事证据运用原则,想必很多人都对此有自己的疑问,如果对这类法律问题有着类似或相同的疑惑,坚信在认真看完下面的解答后,一定会有所收获、获益良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
-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全文(最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注重发挥当事人在程序中的作用,在证明责任上,主要以当事人提供证据为主。若当事人不能完成举证,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而法院,在庭审中对于证据的调查、收集和提出,并不主动发···
-
关于证据规则的司法解释(最高法关于证据的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已于2019年10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电子证据规则最新司法解释(2022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
问: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本文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
-
最佳证据规则主要适用于哪些(证据推定的法律依据)
最佳证据规则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证据规则,在英美法系主要规范书证的可釆性。究其实质,就是要求举证方提供案件性质所能允许的最佳证据,如果难以做到这一点,现有最好的证据应当被准许。根据该规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