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
-
沈阳本地家庭生三孩每月发500元(真能促进生育率提升吗?)
并不能很有效的促进生育率的提升,首先现在的物价和收入严重失衡,每个月补贴500元,三年下来18000元,无法真正意义上解决家庭生活和育儿费用。而三年内宝妈基本无法出去工作属于零收入,尤其是80后们,面···
-
哪座城市支持生育力度最大?
目前看来,上海、北京、杭州这些地区支持生育力度最大。近年来,我国生育率一直呈现下降状态,国家正在加强生育政策投入,以促进人口增长,改善社会老龄化现象,部分地方开始采用奖励机制鼓励年轻夫妻多生育···
-
幼儿园“一孩难求”(为何进入抢生源白热化?)
因为年轻人不想结婚,新生儿数量减少,招生难这些问题才导致抢生源白热化。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新生儿的减少最先冲击的就是学前教育,再加上幼儿园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幼儿园“一孩难求”···
-
为什么专家称未来不少大学将关停?
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对教育领域将产生较大影响多,未来大学不少会被关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目前,很多年轻夫妻面临房贷、车贷和各项生活支出,还要面对父母养老问题,年轻夫妻不···
-
人口变化会让上大学更容易吗?
人口变化会让很多人上大学更容易,国内大学数量激增,招生需求量巨大,当参加高考的考生变少之后,各地大学会出现招生难的现象。相比已经表现的教育影响,人口变动对高等教育的辐射,更值得关注当前国内的生···
-
幼儿园遇招生荒(未来还会有大学将关停吗?)
新生儿出生率与招生率形成了巨大反差,幼儿园“一孩难求”,在此背景下,未来很多大学极有可能被关停,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数据显示,从2012~2022年,每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稳定在1000万上下,出生···
-
教师过剩、高校关停,人口如何影响教育?
人口出生率降低之后,学校生源数量减少,造成教师过剩,部分院校关停实属正常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2023年以来,北京、广州、济南等多地发布了义务教育学位预警,在北京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
2035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三千万(人口变动导致吗?)
目前的生育率过低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教育问题,到2035年,比2020年在校义务教育的1.4亿人减少约3000万人是有可能的。据专家估计,2028到2035年每年将会减少三四百万人左右,所以目前想办法提···
-
上海“一孩难求”(怪年轻人有什么用?)
生育率低的问题代表现代人对生活质量有更多的要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更多的则是关注那些被抑制的生育愿望,尊重年轻人选择权的同时,也要为生育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据上海市卫健委所公布的···
-
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现负增长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
-
人口下降(多出来的学校怎么办?)
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未来人口急剧减少,会随着时间发展,逐步传导部分学校关停的现象,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了85万,这是自1962年来第一次负增长的历史极点。尽管国内全面开放二胎···
-
“鼓励生育”成代表委员关注热点(有哪些建议?)
1.家庭第三孩或多孩免费提供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2.小学年限说到5年,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3.将辅助性生殖医疗系统全面纳入社保;4.重点扶持生育愿望较低的群体。一直以来,国内生育率问题是很多人大···
-
委员称提升二孩生育率作为优先目标(具体该怎么办?)
加快推进生育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着重考虑婚姻嫁娶和生育问题,积极做好生育配套措施;打造家庭和谐友好政策体系,以此增强生育能力和教育能力;消除性别歧视降低生育成本支出。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降低···
-
2022年人口数据新鲜出炉(人口趋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人口数据,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减少8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为92071万人,全年出生总人数为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在调查的13个省份中,有10个省份···
-
人口负增长并不一定会引起国内经济萎缩(说法是否成立?)
人口负增长直接优化人口结构,虽然人口数量下降,但是人口质量全面提升,全民素质教育将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信息,2022年我国人口相比上年减少85万人,很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
-
建议落实男性育儿责任(生育率会提升吗?)
车贷、房贷和赡养等经济问题一直围绕着男性,所以生育率不会因为落实男性育儿责任而提高。自古以来,男性一直扮演着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角色,而女性则负责照顾孩子和家务。在当今社会,随着女性在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