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
现在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劳动进行定额管理,但是很多人力小姐姐还对劳动定额管理的概念有些不清晰,今天小职就给大家讲一讲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究竟是什么吧!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http://oss.n6z6.com/file/f22/12/19/1679964565z2a48c79e2c3f000e0dc6271a97084d12-1.jpg)
第一单元 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
一、定额的种类
(一)按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分类
1.时间定额
2.产量定额
3.看管定额
4.服务定额
5.工作定额
6.人员定额
7.其他形式的劳动定额:销售定额
(二)按劳动定额的实施范围分类
1.统一定额
2.企业定额
3.一次性定额
(三)按劳动定额的用途分类
1.现行定额
2.计划定额
3.设计定额
4.不变定额
(四)按劳动定额编制的综合程度分类
1.时间定额
2.产量定额
(五)按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分类
1.经验估工定额
2.统计定额
3.技术定额
4.类推比较定额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http://oss.n6z6.com/file/f22/12/19/1679964565zb8e76b09f9cc7f6acc42be1136c4e2f3-1.jpg)
(六)按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分类
先进定额、平均先进或先进合理的定额、落后的定额三种。
(七)按劳动定额反映的生产工艺特点分类
1.机械制造业劳动定额。
2.建筑安装业劳动定额。
3.煤炭、冶金、矿山业劳动定额。
4.纺织、服装、印染业劳动定额。
5.铁路、港航、运输业劳动定额。
6.电子、仪器、仪表业劳动定额。
7.玻璃、塑料、造纸业劳动定额。
8.制革、印刷、日用化工业劳动定额。
9.其他劳动定额,如石油化工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饮食业、食品业、修理业的劳动定额等。
(八)按其他标志分类
如按制定、审批、发布的程序不同分类,按工时消耗的不同分类,按定额执行的期限分类,按定额具体实施的程度分类等。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http://oss.n6z6.com/file/f22/12/19/1679964565za6821a7d635014697f5911bbdc152f83-1.jpg)
二、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内容
(一)劳动定额的制定(要求)-“快”“准”“全”
“快”-时间
“准”-质量
“全”-范围
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换算
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它们在数
值上互成倒数关系。工时定额越低,产量定额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其数量关系式是: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http://oss.n6z6.com/file/f22/12/19/1679964565z4476181d070068d9e417f43b10a37282-1.jpg)
第二单元 劳动定额及其管理制度的制定
一、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
(一)与设备、工具有关的因素
设备、工具、材料的数量、性质、使用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操作方法和操作时间。
(二)与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
加工材料对工时定额的制定也有较大的影响,如加工零件所使用的材料种类、规格、性能、数量等,以及零件本身的种类、数量、名称、规格(形状尺寸)、加工面大小、加工精度等是否一致。生产情况对工时定额制定的影响也很大。生产情况不正常,月初松、月底紧,则可能发生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工时定额的执行。
(三)与操作方法有关的因素
必须了解操作规程是否合理,工人是否遵守,与实际操作是否一致,谁做得比较好,有无先进经验可以推广,机动与手动有无交叉的可能,劳动强度怎样.操作是否需要指导等。
(四)与劳动力的配备与组织有关的因素
对于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配备情况、分工协作情况,应进行了解和分析,以便发现劳动组织上的不足之处,从而寻求原因,采取措施。
(五)与工作地有关的因素
(六)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
1.要了解本企业的作息换班制度。
2.要了解劳动纪律的情况。
3.要了解工资及奖励制度推行的效果。
4.应了解设备的修理制度。
5.对于车间的平面布置及工作地分布情况要力求合理。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标准(最新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http://oss.n6z6.com/file/f22/12/19/1679964565zdd4e99ba3a1ecb90c41f29ff01b67e86-1.jpg)
二、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1.技术依据。它包括生产条件,对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和组织的状况,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经验和技能等。
2.经济依据。它包括劳动者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工作负荷程度、整个生产周期和产品总劳动量等。
3.心理生理依据。它包括劳动环境和生产条件对操作者的影响、工作时间的长度和休息时间的比重、劳动分工和协作的状况等。
三、企业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1)经验估工法:根据过去的实践经验对产品劳动消耗量进行估定的一种方法。
优点: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工作量小,能满足定额制定“快”和“全”的要求。
缺点:容易受估工人员的水平和经验的局限,出现定额偏高、偏低的现象,制定的劳动定额准确性较差,定额水平不易平衡。
(2)统计分析法:即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零件、工序的实耗工时或产量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考虑今后企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制定或修订定额的方法。
(3)类推比较法:即以现有同类型产品的零件或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的零件和工序定额的方法。
优点:制定定额简便易行,工作量小,便于保持定额水平的平衡,也有利于提高定额的准确性。
缺点:需要制定一套典型定额标准。工作量比较大。另外,如果典型零件的选择不适当和对影响劳动时间的因素考虑不充分,则会影响定额的质量。
(4)技术定额法:即通过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分析计算或实地测定来制定定额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方法。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