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退房条件是什么(法律规定退房的条件)

我们买房子的时候都是很谨慎的,要考虑很多,可能刚开始想买这里的房子后来不想卖了,这个时候可能会想退房,但是无故退房可能会交违约金,那么法律规定退房条件有哪些,是什么?

网友咨询:

法律规定退房条件有哪些,是什么?

退房条件是什么(法律规定退房的条件)

河北乾翔律师事务所孙秀伟律师解答:

法律规定退房条件:

(一) 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而将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 一房两卖;

(三)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存在欺诈;

(四) 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存在抵押的事实;

(五) 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出售事实;

(六) 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七) 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

(八) 迟延交付房屋超过法定期限;

(九) 迟延办理房产证超过法定期限;

(十) 担保贷款合同不能订立;

(十一) 所售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

(十二) 房屋的产权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1项之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河北乾翔律师事务所孙秀伟律师解析:

针对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具体情况,最高法院对根本违约作出了细化规定,凡符合根本违约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允许解除。

主要是指:A、先卖后押。即: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B、一房数卖。即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此两种情形下,剥夺了购房者的合同期待权,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当然,此两种情形的适用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必须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为前提条件。否则不能主张解除。比如,在先卖后押的情形下,如果出卖人解除了抵押权,则不会导致购房者“不能取得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主张退房,除非开发商资金断裂或紧张而无法为解除行为始得解除。又比如在一房数卖的情形下,如果开发商与后手并未办理产权登记也并不必然导致购房者“不能取得房屋”,也不能主张退房,除非开发商与后手办理了产权登记。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