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律师文集

原告撤诉的后果都有哪些(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规定)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起诉并提出诉讼请求的权利。一般来说,直接向法院起诉的一方称之为原告。那么,原告提起诉讼后,是否随时可以撤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从法条中可以分析得出:第一、原告申请撤诉的时间是在宣判前,如果法院已经下达判决书则无法撤诉,如果对判决不服只能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前撤诉,法院一般不会过多干涉,但是辩论终结后宣判前撤诉的,一般法院会对撤诉理由进行审查,以免出现侵害国家公共利益或者虚假诉讼的情况;第二、申请撤诉的主体系原告,除特殊情况外,法院是不能随意要求原告撤诉的。特殊情况一般是指,原告逾期不缴纳诉讼费和原告经传票传唤不到庭或无理由中途退庭。因此,听到很多当事人说法院让我撤诉的种种之类的话,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但是,有时法官劝说当事人撤诉可能也有部分出于善意,比如提出的诉讼请求明显不合理或者极高的败诉风险,届时当事人应当仔细分析或者找律师咨询再做决定,避免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最后,能否撤诉,是由人民法院来决定的。实践中,大部分原告申请撤诉,法院都会同意。因为撤诉是可以给法院减少一定工作量,减轻法院的结案压力。但是,法律也规定部分部分案件的撤诉法院不应予以准许,主要包括可能危害国家、公共及第三人利益的、恶意虚假诉讼的。

另,二审是否可以撤诉呢?结论是可以的。二审中上诉人可以提出撤回上诉,一审的原告可以提出撤回起诉。上诉人撤回上诉的,一审判决就会生效并发生法律效力,一审原告撤回起诉的,则一审判决会同时撤销,且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中原告撤诉的权利基本上贯穿整个诉讼过程的始终。希望上面的内容可以帮到大家。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