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借款给个人合法吗要交税吗(公司向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答:主要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单独解释一下。
1.增值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
向单位提供贷款服务的个人收取的利息需要缴纳3%的增值税。
单位支付利息时,个人应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月利息收入不超过15万元(或季度收入不超过45万元),代开公司时享受增值税及附加税免征优惠。
注:具体以开票时当地税务机关要求为准。
2.企业所得税
向企业内部员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只有在借款利息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在税前扣除:
(1)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真实、合法、有效,不存在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2)企业与个人已签订借款合同。
(3)利息支出不超过按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才能税前扣除。
支付利息时,单位需要取得个人开具的发票作为财务费用税前支出的凭证,借款合同应作为附件处理。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全额征收20%的税。
问:公司向员工借款时,如何约定借款的用途和利率?
答:贷款用途必须是为了公司正常经营,利率不得超过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水平。
单位与员工之间应签订借款合同,目的应标注为“为企业正常经营周转资金”,从而体现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真实、合法、有效。
“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担保、企业信誉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提供的贷款利率。
可以是金融机构同期公布的同类平均利率(一般网站都有),也可以是金融机构向部分企业提供的实际贷款利率(需能取得证明材料)。
问:同期公司向员工借款的利率高于金融机构。所得税应该怎么处理?
答:超出部分不能税前扣除,需要增加企业所得税。同时,应根据实际利息为员工代扣代缴税款。
例如:一个企业的员工人数是1000人。2020年,企业向员工人均借款1万元,约定年利率10%。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准予扣除。
假设同类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年息6%,超出部分无法抵扣,则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1 000×10 000×(10%-6%)=40 0000元。
为此,企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40 0000×25%=10 0000元。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0000×1 000×10%×20%=20000元。
问:如果公司向个人股东借款,扣除的利息是否按照不高于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的利率计算?
答:借款人为个人股东的,除个人贷款一般规定外,还应遵循关联方利息扣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
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的比例和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允许扣除,超出部分在当期及以后年度不扣除;
企业支付给关联方的实际利息支出,关联方的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的比例为:
(1)金融企业比例为5:1;
(2)其他企业为2:1。
例:中航公司个人股东老王向中航公司借款1000万元,公司支付利息60万元。假设ABC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400万,关联方的债权投资为1000万。
1000万与股权投资400万的比例翻了一倍多,需要纳税调整。
按照2:1的负债率,债权投资基数为800万,计算利息为48万(800万*6%),可税前扣除,需增税12万元(60-48万)。
问:股东无偿借钱给单位怎么办?股东不收利息就不用交税?答:一般来说,个人不会无偿借给企业。个人股东无偿向关联企业借款,不计利息的情况屡见不鲜。增值税几乎没有风险,但存在一定的税收风险。
1.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或者面向社会公众的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无偿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单位或个体工商户”时,增值税才视为销售。
该政策未提及“其他个人”(自然人),即假设农行个人股东老王无偿向农行借款1000万元,不需要增值税作为销售,个人也不需要代开利息发票。
注:目前实践中多数税务机关持相同态度,但以当地税务机关具体要求为准。
2.个人所得税
股东向关联企业无偿借款,存在主管税务机关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按同期同市场借款利率缴纳20%个人所得税和滞纳金的税务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单位要求员工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借钱,然后再把钱借给公司,帮助公司渡过财务难关。员工从公司收取利息,然后支付给银行。这种情况下,即使相关银行利息实际由公司承担,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人仍需缴纳20%的税款。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