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律师文集

立案决定书是什么意思(关于追诉时效的两个问题)

立案决定书是什么意思(关于追诉时效的两个问题)

根据基层院检察官的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运行的检答网,自2018年10月“上线”以来,以其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解答及时权威而深受各地检察人员青睐。作为提供法律政策运用、业务咨询、答疑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检答网而今已成为检察人员探讨业务、提升素养的园地和良师益友。“检答网集萃”第三十九期,敬请关注。

关于追诉时效的两个问题

咨询类别:检察理论

咨询人:贵州省检察院 余敏

咨询内容:采取强制措施和立案分别是“1979刑法”和“1997刑法”规定的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关键性因素,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采取强制措施和立案存在认识分歧:1.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认定是否仅取决于有无《拘留证》。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公安机关负责人在《呈请拘留报告书》上签字同意,但是没有制作《拘留证》,可否认定公安机关已经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2.刑事案件立案的认定是否仅取决于有无立案决定书。司法实践中,有的时间较为久远的刑事案件,虽无立案决定书,但是现有证据能够证实公安机关开展了现场勘验、尸检、鉴定、询问证人等侦查工作,能否认定事实上已立案?如不能,公安机关采取的侦查措施及收集到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

个人意见(理由和依据):一种意见认为:1.公安机关负责人在《呈请拘留报告书》上签字同意后,即可认定公安机关已经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公安机关通常做法为其负责人在《呈请拘留报告书》上签字同意,承办人填写《拘留证》并用印;推行办案系统后,其负责人在《呈请拘留报告书》上签字同意,系统即可生成《拘留证》并用印。2.应该综合全案证据来认定是否立案,对于时间较为久远的刑事案件,虽无立案决定书,但现有证据能够证实公安机关开展了一系列侦查活动,应当认定公安机关事实上已立案;不认定已立案,虽然有利于被告人,但由于公安机关的原因,却产生对被害人显失公平的后果。

另一种意见认为:1.无《拘留证》即未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2.无立案决定书即未立案。

最高检专家组解答意见:

▶ 一是关于1979年刑法第77条“采取强制措施”的认定。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强制手段,以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强制措施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益,实践中适用强制措施时应严格把握。对于侦查机关已经制作拘留等强制措施法律文书,但是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无法执行的,应认为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符合1979年刑法第77条的规定;对于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材料保管不善或者存在办案不规范等情况,致使强制措施法律文书缺失的,如果存在强制措施法律文书复印件以及报批程序文书等能够证明公安机关实际已制作并采取了强制措施的,应认为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符合1979年刑法第77条的规定。实践中,对于仅有公安司法机关负责人在《呈请拘留报告书》上签字同意,但是没有制作《拘留证》,不能认为采取了强制措施;对于实施新的办案系统后,公安司法机关负责人在《呈请拘留报告书》上签字同意后,系统即生成《拘留证》并用印的,视为采取了强制措施。

▶ 二是关于1997年刑法第88条“立案”的认定。立案决定书是公安司法机关对某一案件启动刑事侦查程序的法律文书,是对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性要求。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案件材料,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司法机关应该经批准后立案,并制作立案决定书,对案件开展侦查活动。司法实践中,有些年代较久刑事案件虽无立案决定书,但有立案登记表、立案登记卡并实际开展了现场勘验、尸检、鉴定、询问证人等侦查活动,可视为已经进行了立案。

往期回顾

【检答网集萃—1】“抢夺方向盘是否一律入罪”等三问三答

【检答网集萃—2】“羁押时间超过判处刑罚时间相关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3】“如何理解强制猥亵罪中的‘强制’”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4】“乘客抢夺行驶中公交车方向盘”怎么定罪量刑?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5】沥青能否对照危险废物名录直接认定为危险废物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6】关于诉讼规则的日期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7】关于徇私与枉法的关系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8】“入户抢劫”中的“户”怎么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9】随机分案轮案规则与不在位补偿关系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0】法律援助律师阅卷是否需提交犯罪嫌疑人同意接受援助的意见

【检答网集萃—11】罪犯是否可以主动选择减刑或假释

【检答网集萃—12】“拆迁公司负责人能否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3】“套取公款的去向是否影响贪污数额的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4】“关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5】对取保候审的审查起诉案件流程监控怎样把握

【检答网集萃—16】被强制医疗人在治疗期间发生的由律师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该如何定性,由谁负责

【检答网集萃—17】“duping互易后自行吸食行为性质的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8】如何审查申请人在申请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时提交的单方委托鉴定意见

【检答网集萃—19】被害人拒绝做伤情鉴定怎么办

【检答网集萃—20】特别程序的生效裁定的监督方法

【检答网集萃—21】“在未中止诉讼或决定延期情况下案件超期审理,检察机关能否监督”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22】“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中的“凶器”如何界定?

【检答网集萃—23】缓刑期间异地再犯罪,谁来管辖?

【检答网集萃—24】“国(境)外抓获犯罪嫌疑人有关程序性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25】判决宣告后又犯同种新罪的并罚

【检答网集萃—26】被揭发人已死亡,能否构成立功?

【检答网集萃—27】强迫交易罪中“威胁”如何理解?

【检答网集萃—28】冷藏贮存服务提供者没有履行监管义务是否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检答网集萃—29】敲诈勒索罪中老年被害人年龄如何界定

【检答网集萃—30】检察长作为独任检察官或主办检察官办案的几个问题

【检答网集萃—31】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入罪标准

【检答网集萃—32】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数额问题

【检答网集萃—33】公安侦查阶段执行取保或监视居住已获人大许可,检察环节是否还需重报?

【检答网集萃—34】留置人员立案后如何采取强制措施

【检答网集萃—35】对于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作为证据使用的作案工具如何处理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