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申请书请求事项范文(个人劳动仲裁申请书模板)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劳动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范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需要资料
1、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提交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4、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当提交。
仲裁流程
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
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
5、调解;
6、调解不成裁决;
7、不服裁决起诉。
地点、时限及收费
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劳动仲裁委员会组成仲裁庭,实行一案一庭制。
总的受理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45个工作日。
不收费。
注意: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申请人、被申请人主体身份。
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明确双方身份信息,即必须有适格的申请人、被申请人。
2、确定案件管辖地点及管辖级别。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案件管辖的最基本定位。
3、必须在仲裁时效之内主张。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4、必须有相关证据材料。
劳动者提请劳动仲裁申请,必须举证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其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社保缴费明细、工资表或银行卡工资流水单、工作服、工作牌、考勤表、证人证言等。
5、仲裁请求必须合法、具体、全面。
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请求必须合法、具体、全面:精神损害赔偿、赔礼道歉等不属于仲裁请求范围。
职工申请劳动仲裁时的风险
1、申诉人请求不完全会导致未请求部分被视为弃权而得到不审理的风险。申诉请求的增加、变更,应在本案第一次庭审调查前提出,逾期本案不予审理,因此也会导致被视为弃权的风险。
2、申诉人如不依规定按时预缴仲裁费用,将会导致按自动撤诉处理的法律后果。
3、当事人若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或者拒绝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由此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4、不按时参加仲裁庭庭审活动的,申诉人承担其申诉被视为撤诉的法律后果;被诉人承担案件缺席审理或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5、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有妨害仲裁行为的,将导致根据其行为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训诫、罚款、拘留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6、当事人对裁决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起诉权。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且有给付等履行内容的裁决书、调解书,应在1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逾期视为放弃申请执行的权利。
公司应该怎样预防劳动争议
1、订好录用条件等企业规章制度文件。
2、劳动合同内容要尽量细致,不产生歧义。
3、必要时注意签好各种单项协议。
4、注意收集和审查处理违纪或不合格员工的证据资料。
5、建立合法的薪酬福利体系及保险制度,保障员工的法定权益。
争议中,公司如何寻求减少损失
第一、与申请人进行协商,寻求其撤回劳动仲裁申请;
第二、抓紧与现有员工补签书面劳动合同,无法签订的,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第三、如果你们公司员工比较多的话,也确实发生了老员工也提出劳动仲裁的连锁反应,你们可与地政府、劳动监察部门联系沟通,请求他们居间进行协调;
第四、对今后凡是新进的员工一律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总的来说,出现劳动争议,采取仲裁方式也是比较合理的方式,但要考虑时间以及举证成本,还是员工和用人单位充分协商更符合实际一些。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