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律师风采

如何看待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

当年黄宏和宋丹丹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火遍大江南北,讲述了一对农村夫妻在生了三个女儿后,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政策背井离乡、互相埋怨的对话,是当时超生人群的真实写照,现在看完仍旧颇有共鸣。

如何看待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

小品:超生游击队

作为90后,我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经历者,曾多次亲眼见到或亲耳听到许多超生人群的真实故事,对此深有感触。我舅当时在已经生了两个女儿的情况下抛家舍业,躲到外地生下儿子,当然免不了缴纳一笔高额的罚金,但是他们觉得很值,因为有儿子就能“继承家产”,有儿子就有人为其“养老送终”,上一代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

如今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甚至生育三胎都被允许,但是正值适婚适育年龄的我们这代人却不想生了,更准确地说是不敢生了,为什么呢?笔者就个人体验分享三点拙见,供大家讨论。

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思想更加开放,“养儿防老”的理念逐渐淡化如何看待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人员流动性增强且中青年生活压力较大,子女很难做到“父母在,不远游”,导致有子女的老人也大多享受不到子女的持续照顾;加上国民接触到很多发达国家的养老态度和养老方式,辅之国内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养老院、疗养院已经从一线城市开到了十八线;新闻也曾多次爆出几位老人抱团养老的事迹等,因此国民的养老方式开始变得多元,靠子女养老的观念逐渐淡化。

此外,80后、90后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受益者”,因为家庭子女数量少导致这一代人在家庭中的受关注程度较高,在生长过程中也大多接受到了家庭的悉心培养,感受到了优生优育的巨大优势。而来自超生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看到独生子女同学可以拥有来自父母的更多关注和更大投入时更能感受到优生优育对孩子成长的帮助,等到成年后也会更加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享受家庭全部的温暖和支持。

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成本更高,“养老育儿”的压力更重如何看待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

以前养孩子是吃饱穿暖,现在从怀孕起,在孩子能够一生健康的情况都需要不菲的开销,加上现在“鸡娃”、“虎爸虎妈”、“富养孩子”的现状,孩子顺理成章地成为家庭的“碎炒机”。更别说孩子如果不健康,多少人有能力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呢,这也是部分人恐生的原因之一。

养老压力也是压在当代适婚适育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大山。上一代人的父母生病之后去诊所或小医院就诊,流程简单,花费不高;现在医院的智能化设备让很多老人无法自行就诊,而且动辄花费成千上万,对于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障的老人来说只能将医疗压力转移到子女身上。

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多数年轻人背负着房贷、车贷,随之而来的物业费、水电费、燃气费、燃油费等一系列附加消费让年轻人感到喘不过气,还要应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行业内卷,压力较大。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心居》女主冯晓琴创业初期的人生经历将人世间底层人民的现状展现给大家,让人感到同病相怜。

因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女性的职业意识更强,“生儿养女”的代价更大如何看待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旧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现象被取缔。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加追求自由平等的职业以实现个人价值,而生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女性职场发展的阻碍,降低了女性在职场的机会成本,甚至享受不到和男性平等竞争的权利,这也加深了女性的生育顾虑。

我的领导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但是她也曾因生育遭遇过职场歧视,导致她在生育后仅休了不到两个月产假(正常是6个月产假)便返回职场。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家里有矿的除外,否则女主人或多或少会因生育在职场吃亏。更别提“丧偶式育儿”和充满婆媳矛盾的家庭,女主人因为鸡零狗碎和育儿压力崩溃的现象并不新奇。

因素太多,无法逐一列举,总之,谁不想子孙绕膝,谁不想阖家欢乐,只是接受教育程度越高,权衡利弊越多。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