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律师文集

对列车霸座者处罚款多少钱(关于高铁霸座处罚规定)

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乘客“霸座”事件,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8月24日发布“关于G334次列车乘客‘霸座’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

对列车霸座者处罚款多少钱(关于高铁霸座处罚规定)

关于G334次列车乘客“霸座”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

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乘客“霸座”事件,铁路公安部门已对事件调查、取证完结。

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一款三项之规定,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

铁路客运部门依据《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限制铁路旅客运输领域严重失信人购买车票的管理办法》的规定,在铁路征信体系中记录该旅客信息,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

铁路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此为鉴,依法维护好站车秩序和旅客权益。

2018年8月24日

文明不在于学历和身份

细节中看出一个人的素质

你没教养的样子,真丑!

光明网评论员:博士成“座霸”与大学生打司机

高铁上的“座霸”视频,两天来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刷屏。主人公孙某随后被扒出的经济学博士头衔,又掀起了二次传播的热度,给近期新闻稀薄的舆论场,带来了罕见的全民参与话题。

对列车霸座者处罚款多少钱(关于高铁霸座处罚规定)

同样是在交通工具上,主人公同样是高等教育“人设”,昨晚(8月23日)的另一条新闻也颇耐人寻味:“因不肯系安全带,广州一大学生把长途客运司机推翻在地。”据称,被打司机年纪稍大,“倒在过道上,捂着老腰”,等车上乘客报警,打人大学生才赶紧道歉,因为要是被带到派出所,“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留下污点”。

对列车霸座者处罚款多少钱(关于高铁霸座处罚规定)

社会新闻用书面语陈述,会遗漏那些微妙却重要的信息,但拜视频时代所赐,人们能从现场视频中看到“座霸”博士的微表情与小动作——“我就是理”的嚣张,“我在戏耍你”的快感;也能感受到打人大学生用肢体动作传递出来的情绪——“为什么我要服从规则”的不满,和“一定要给你点教训”的戾气。知道主人公教育层次的人再看这些视频,可能会别有一种讶异。

以两个个案为基础,就形成对部分高学历人群的某种判断,当然是不合理的。但看过这样的新闻,人们产生“受过高等教育怎么反而这样”的追问,却是自然的。去年此时,“名校女博士因误机大闹机场”的新闻也曾沸沸扬扬,其实机场违规甚至闹事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多够不上新闻的资格;36岁的已婚在职女性,身上的角色可能会超过一打,不只是、甚至不主要是“女博士”,但新闻却在传播中自然形成了上述标题。原因正在于,博士这个高知标签最能和违反规则的事实形成张力,隐含的社会话语信息最为丰富,是“受过高等教育怎么反而这样”的追问的传播呈像。

对列车霸座者处罚款多少钱(关于高铁霸座处罚规定)

高铁、机场、长途汽车,因为涉及到人身安全,可能是公共场合中规则最刚性的地方。但恰恰是这种既有充分法理情理基础,又意在维护公共利益的规则,触怒了几位高学历的人。高等教育如何面对规则普及、群己关系界定,其所产生的实际引导,是智识越高的人越要模范遵守规则还是智识越高的人越有凌驾于规则之上的能力,或者换句话,凌驾规则的能力反而证明了高阶层和高智识?从这几个新闻中或能得窥一斑。

在对社会文明度的推进上,也有一种头雁效应,即,精英阶层和高智识人群既能极大影响人们对整体现状的判定,又能实际起到对整个社会的示范和提拉作用。更具体的说,对社会文明现状的反映,越是博士、越是高学历,反映的越真切;对一个社会尊崇什么样的价值——是温良恭俭有出路、还是丛林法则行得通,越是高学历人群的选择,就越说明问题。“座霸”博士、闹机场博士、因不肯系安全带就使用暴力的大学生,只代表他们自己,但他们身上的标签,却能影响社会预期。也因为这种影响,有必要从个案中导出可能存在的真问题,来进行教育和社会生态的矫正。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