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上海廉租房政策是什么(2022年廉租房的新规定政策)

今年11月,上海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政,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租赁需求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时隔一个月,上海“租购并举”住房保障体系再出新举措,这次主要针对拥有上海城镇户籍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12月29日)从上海市房管局获悉,上海廉租住房的相关政策标准即将调整,从而扩大廉租住房政策受益面、提高廉租住房保障水平。新政策标准将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哪些标准出现调整

本轮调整聚焦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放宽了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其中,3人及以上家庭的收入准入标准从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300元以下调整至4200元以下,放宽幅度约27%;财产准入标准从家庭人均12万元以下调整至15万元以下,放宽幅度为25%。

针对1人、2人家庭及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继续在3人及以上家庭基础上上浮10%。

第二是调整了保障家庭分档区间标准。上海廉租家庭按收入水平分成三档,不同档次对应不同救助标准,执行“收入低救助多,收入高救助少”梯度保障原则。

收入准入标准调整之后,保障家庭的分档区间标准也作了对应调整。其中3人及以上家庭,第一档从人均月可支配收入“2000元(含)以下”调整为“2800元(含)以下”,第二档从“2000元—2800元(含)”调整为“2800元—3500元(含)”,第三档从“2800元—3300元(含)”调整为“3500元—4200元(含)”。

针对1人、2人家庭及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分档区间,仍按规定在3人及以上家庭基础上上浮10%。

第三是提高了租金配租家庭租赁补贴标准。目前,上海正在保障的4万多户廉租住房家庭中,约有79%采用租金配租方式,21%采用实物配租方式。此次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对租金配租家庭的租赁补贴标准也进行了对应调整,更好满足保障家庭的基本居住需要。

其中,第一档家庭每月每平方米居住面积的补贴标准,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浦东等8个区从125元提高到160元,闵行、宝山、嘉定、松江、青浦等5个区从95元提高到120元,金山、奉贤、崇明等3个区从65元提高到75元;第二档、第三档家庭也作了对应调整。

针对1人、2人家庭,各档次补贴标准仍继续在3人及以上家庭基础上上浮20%。

最后是限定了最大补贴面积标准。按照“下有托底、上有封顶”原则,上海首次将租金配租家庭的最大配租面积统一限定为居住面积45平方米。

本轮调整特点是什么

在上海租购并举住房保障体系中,廉租住房属于兜底性、基础性的政策品种,其准入标准和保障水平根据经济社会等情况发展变化,实行动态调整。

本轮调整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一轮租赁补贴标准调整和收入财产准入标准调整分别是在2017年、2018年,这期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廉租住房保障,更好兜牢兜稳住房民生保障底线,所以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放宽及调整相关标准,我们希望廉租政策能够覆盖到新出现的‘夹心层’群体,让所有确需保障的家庭都能够享受到基本保障,同时也让廉租保障家庭能够在市场上更好地租到房子,满足基本租住需求”。

本轮调整综合考虑“托底保障”和“精准施策”。新调整更强调“托底”,确保“应保尽保”。比如放宽收入财产准入标准之后,根据专业测算,政策受益面将显著扩大;通过分档区间标准的调整,也将整体提升申请廉租住房家庭的保障水平;在租赁补贴标准调整后,上海廉租保障家庭的租金补贴水平将总体提升近30%。

另一方面,新政也考虑精准施策,实行“下有托底、上有封顶”原则。比如首次提出限定最大补贴面积标准,是为了防止部分家庭在分档区间标准和租赁补贴标准调整后,补贴金额超出合理范围,突出廉租住房“保基本”的定位,避免过度保障带来的“福利陷阱”。

哪些家庭可申请廉租房

调整之后,这些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在本市实际居住,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连续满3年,且申请时在户口所在地连续满1年;家庭人均住房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含7平方米)。

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50400元(含50400元)、人均财产低于150000元(含150000元),3人以下或经认定的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55440元(含55440元)、人均财产低于165000元(含165000元)

家庭成员在申请前5年内,未发生过因出售或赠与住房而造成住房困难的行为。

同时符合上述条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35周岁的单身人士(包括未婚、丧偶或者离婚满3年的),可以单独申请。

目前,上海廉租住房申请已实现“全市通办”,符合条件的对象可以到户口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也可到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部分人口和住房情况简单的家庭还可以通过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进行线上申请。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