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董事和监事的区别(挂名公司董事的好处和坏处)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设立董事、监事。

但实际情况,设立的这些董事、监事究竟有没有用呢?

答案是:没用,基本是摆设。

为什么很好的制度设计,在实际运行时却没用了呢?

这里按企业类型来说。

第一类:国有企业

根据我们国家相关规定,国有企业的决策机构是党组织(包括党委、党组、党支部),包括企业对外投资、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因此,董事及董事会起不了决策作用。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是,“三重一大”事项,由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党委会这个程序决策。以前为了省事、节约资源,有些单位将这三个会合并一起召开,后来要求规范,有些单位就一起召开,分开出会议纪要。因为都是同一个事,有些领导既是党委委员、又是董事、又是高管,如果严格来程序来,他要参加三次同样的会,谁愿意呢?

国有企业的监督机构是谁呢,是纪检部门,即纪委、纪检监察室等,并且是上级单位,因为同级监督,大家都知道,很难,因为你即使是纪委书记,但也是三把手,你去监督一把手、二把手,有难度,除非你不想混了。监事、监事会就更不用说,一般是由员工,大一点的由部门经理兼任,他要去监督领导,就更难了。

第二类:上市企业

从康美药业的判决结果来看,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基本上都是挂名,找一些学术大佬、知名学者等,帮公司撑撑门面,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基本是都是这样。

上市企业的监管机构是证券交易所、证监会,监事会也是摆设,基本由员工兼任。

第三类:民营企业

我们国家民营企业的特点是,谁出资、谁为大,基本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握在一起,老板既是出资人、也是经营管理人,因此我们国家很少有职业经理人。

民营企业的董事、监事就更是摆设,是设立公司的时候没有办法,必须得设,为了办营业执照而设。

第四类: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

这类企业董事、监事有没有用呢,我不太了解,估计比国有、上市和民营好一点,至少派出的董事是代表股东,会定期开会。

因此,从上述来看,这个董事、监事的制度设计,初衷很好,但执行效果不好。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