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关于房屋拆迁的规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简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但并非所有被征收房屋都权属清晰。实践中,征收部门对房屋、土地权属调查不清或权属认定错误,在缺少授权委托的情况下与无权处分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或者仅与部分房屋所有权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的情况屡见不鲜。现笔者就以下几种常见情形分析如下:

继承。房屋征收之前或者过程中,房屋所有权人已经死亡,并且没有留遗嘱和遗赠抚养协议。此种情况下,征收部门在作出房屋征收补偿行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房屋的所有共有人均列为被征收人。征收补偿款可由继承人另行分配或者通过民事法律程序解决。如果征收部门只与其中部分继承人签订补偿协议,协议无效。

买卖。一般来说,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被征收人应当为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但在实践中,被征收人已经将房屋进行交易但未办理过户登记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变更以登记为要件。故房屋买卖后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从权利外观而言出卖人是所有权人,但是征收补偿的目的是对现实居住人丧失居住场所的补偿,所以实践中应优先保护买受人对房屋的占有和使用等相关权益,即房屋被征收的补偿权益应归属于买受人。这既符合征收补偿条例的立法目的,也避免出现房屋买受人拒绝搬迁进而强拆的现象。

共有。在房屋征收过程中,产权调查和确定征收补偿安置对象,是房屋征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事项。对于共有房屋,特别是夫妻已经离婚但未办理财产分割的共有情形,征收部门应履行产权调查的职责,并经全体共有人同意签订补偿协议并拆除房屋。如果征收部门仅与共有人之一签订协议且未得到其他共有权人确认,补偿协议无效,拆除房屋行为违法。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