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戊申指的是几点

戊申指的是15时至17时。

古代中国将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分别是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5点,卯时:5-7点,辰时:-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十二时辰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而到了汉代命名发生了一些改变,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以此递推。

戊申指的是几点

十二时辰相当于二十四个小时,而每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在《新唐书·历表》就明确地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也就是现在的零时(24时),为一天的开始。

戊申年则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5年称“戊申年”。以下各个公历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8,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5,除以12的余数是9,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岁次均为“戊申年”。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