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律师文集

会见犯罪嫌疑人笔录怎么写(阅卷笔录刑事模板)

1 如实客观地反映和记载案件实际情况,准确无误地体现和传达犯罪嫌疑人的本意

制作讯问记录时切忌主观随意性,问话人和记录人不能先入为主, 带着框框问、记。如果笔录歪曲了犯罪嫌疑人的本意,那么这份笔录无论记得怎样,也不能起到应有的证据作用。所以记录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随意掺入个人主观成分,尤其是犯罪疑人供述的犯罪情节、责任、后果等主要内容,一定要客观准确地反映其原意、本意,有的要记录原话。

不能按照记录人自己的意思或想当然地去替代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不能只记录有罪供述,而对无罪辩解及其理由不予理睬;不能任意涂改、撤换或毁坏笔录中的供述内容,如果在讯问笔录上弄虚作假,有意伪造、歪曲,将会触犯法律。

2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讯问笔录既要全面完整地反映问答内容,又要抓住重点和关键内容。前面讲如实反映犯罪嫌疑人的本意,并不是要求将其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要一字不漏地、录音式地记录下来,事实上也不可能这样。为了提高记录的速度、保持说与写的基本同步,必须对问答内容进行恰当的归纳和整理,从而把问话和答话中的重点内容、关键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还要注意,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和犯罪嫌疑人的回答一律用“问”和“答”表示,不能用其他符号,如“?”“:”、“△”、“..”、等代替。实践中有的记录员为提高书写速度,先将“问”和”答” 省略,最后再补上的做法倒是可以借鉴的。

3 既要记录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也要记录他在讯问中的各种表现

讯问笔录反映的主要内容当然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但伴随着他的有声语言,还会出现各种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包括神态、表情、动作等,如低头、哭泣、摇头、叹气、抓头发、顿足、捶胸等。有些体态语言表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是对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必须有所选择地加以反映。

如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不作回答,情况各异。有的是情绪抵触,故意对抗讯问;有的是侦查人员的提问打中了要害,正在琢磨对策;有的是正在犹豫,下不了决心等等。不论是何种情况,记录员都应在记录上记:“答(不/ 无语)”。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气焰嚣张、无理取闹、呼喊反动口号、拒绝签字等情况都应在笔录上记清楚。这样既有利于侦查人员分析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动态,以便制定相应的讯问对策,又可以作为结束侦查时对犯罪嫌疑人提出从严处理的意见依据。

4 对答话中关键的方言土语、犯罪隐语等保持原貌,必要时可用括号加以注明

在讯问活动中,对犯罪嫌疑人讲的一些黑话,一般不要原话记录,但对涉及犯罪性质或重要情节的黑话,必须在笔录上“原版”反映时,除应加引号外,还要对黑话的本义或者指代内容通过追讯记明。

5 要特别注意对第一次讯问的记录

因为第一次讯问笔录所记载的内容有可能是最真实可靠的口供, 如果记录下来,有利于查获犯罪的其他证据以及查获其他犯罪嫌疑人,有利于扩大战果;如果记录有所遗漏,在以后的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建立起了对抗讯问的防御体系,讯问工作就会变得艰难起来。

6 讯问特殊对象的记录方法

1、讯问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的记录方法。

讯问语言不通的外籍犯罪嫌疑人或者少数民族犯罪嫌疑人, 根据法律规定,应请翻译人员参加。

讯问语言不通的外籍犯罪嫌疑人,涉及外交形象问题,情况复杂,无论讯问、记录要求都很严格。因此,要选择业务水平高的侦查人员和记录员,充分做好审讯前的准备工作。讯问前要让翻译人员熟悉案情,明确讯问计划和应注意的事项。

讯问开始侦查人员要问犯罪嫌疑人:“你愿意使用哪一种语言交代问题?”当犯罪嫌疑人选择了他愿意使用的语言之后,若需要翻译,侦查人员要问犯罪嫌疑人:“我们拟请xxx当翻译,你是否同意?”如果犯罪嫌疑人同意,再进行讯问;如果犯罪嫌疑人提出异议,要根据情况调请翻译人员,记录人员应将上述情况记在笔录里。

记录侦查人员的提问,要力求简单、明确、严密,并要讲究分寸,不能留有空隙让犯罪嫌疑人“可钻”。否则,犯罪嫌疑人会进行纠缠,影响讯问工作的顺利进行。记录犯罪嫌疑人的回答,要按翻译人员翻译的内容如实记载。当然,翻译人员的翻译要准确无误,否则就会影响笔录的质量。讯问结束时,翻译人员要向犯罪嫌疑人宣读《讯问笔录》。在外籍犯罪嫌疑人提出要求的情况下, 可以将系统的《讯问笔录》翻译成犯罪嫌疑人本国语言让其看。犯罪嫌疑人认为没有错误,应在中文笔录或者本国文字笔录上写明“以上笔录用某语向我宣读过(或我已看过),和我说的相符”,并签名或者捺手印。最后,侦查人员、记录 员在笔录上签名,翻译人员也应在笔录末页写明“由某语译成汉语”,并签名。

讯问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犯罪嫌疑人与上述做法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是在讯问时, “应当用当地通用语言进行审讯”。值得注意的是讯问时要照顾民族特点,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切忌讲出一些伤害民族自尊心的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影响讯问、记录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讯问聋哑犯罪嫌疑人的记录方法

《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 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因此,在讯问笔录中要把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讯问的情况详细记载。聋哑犯罪嫌疑人从受教育程度分,可分为通晓汉语、部分通晓汉语、懂得规范聋哑手势的聋哑人,也有既不通晓汉语、文字,又不懂规范聋哑手势的“土哑巴”。对于没有受过专门训练,连普通哑语都不懂的“土哑巴”,可以请邻居或懂“土哑巴”手势的人协助。不管请什么人协助,记录员一定要把犯罪嫌疑人表示的意思弄懂后再记,以免出现差错。对重要的 情节,应把聋哑犯罪嫌疑人的手势动作和翻译人员的翻译同时记录下来。 对于有书写能力的聋哑犯罪嫌疑人,可以选择笔问笔答或者口问笔答的讯问方式。

3、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记录方法

《刑事诉讼法》第1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如果有法定代理人到场参加讯问,讯问前侦查人员要向其讲明参加讯问应注意的问题, 并询问法定代理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等。记录员要把这些内容记入笔录。

在讯问过程中,法定代理人的正当插话或者替犯罪嫌疑人无理申辩、指名指事问供、打骂犯罪嫌疑人等干扰讯问的表现,记录员也应当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应当注意的是,记录时要能反映出未成年人的语言特点,不得按照记录员本人的语言习惯随意变更。

实践中,有的记录员把一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答话反映在笔录上,却成了成年人的语言或者满篇“之、乎、者、也”,这就从形式上降低了讯问笔录的真实性。讯问结束时,应当询问法定代理人对本次讯问有无违法之处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讯问结束后,除侦查人员、记录员、犯罪嫌疑人签名外,法定代理人也应在笔录末页签名。

7 讯问笔录应反映讯问的策略和方法

在讯问活动中,犯罪嫌疑人之所以承认自己有罪,进而如实供述犯罪的手段、情节、目的、动机,大多是因为侦查人员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和方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而非犯罪嫌疑人自觉自愿。对此,讯问笔录中应充分予以反映。

实践中,有些记录员在制作《讯问笔录》时, 往往只注意记录犯罪嫌疑人的答话,而忽视侦查人员的问话。还有一些记录员,当犯罪嫌疑人开始交代问题时才开始记录。

比如,有的讯问笔录仅仅在开头记一句:“把你的犯罪行为交代一下”之后就是“接着讲”、“继续讲”、“讲下去”,等等。这是录口供,根本不是合乎规范的讯问笔录。从这样的笔录中,根本无法看出讯问的策略、方法,更谈不上从中研究讯问的得失。这也是导致目前极少见到成功案例或资料的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做法也不符合客观、全面、如实记录讯问全过程的要求。因此,记录员在制作《讯问笔录》时,应注意记录反映讯问的策略和方法的内容。

附:传唤注意事项:立案后调查受害人或证人,需要到受害人或证人所在的单位、住处或者对方提出的地点进行询问时,一定要携带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的询问通知书和工作证。

会见犯罪嫌疑人笔录怎么写(阅卷笔录刑事模板)

1.传唤有地点限制

传唤只允许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内进行,想拿着一张济南的传唤证把青岛的人传唤回济南是不可以的。那该怎么办?跑到外地的人就抓不了吗?不是。标准姿势是:两名办案民警持工作证、传唤证将犯罪嫌疑人传唤至嫌疑人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后将审查笔录及调查的证据及时回传给当地法制部门,法制部门研究认为符合刑事拘留条件,报请局领导审批后,持“刚出锅”的刑拘证,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当地侦查。

2.传唤有时间限制

传唤不能超过12小时。案情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不超过24小时。但是不能连续传唤,不要让犯罪嫌疑人自己出大门买盒烟,再把他喊回来,说他又被传唤了,不要耍这样的小聪明,这样,他不一定能被追究责任,但是你可能会因为“非法拘禁”被追究,不值!

3.传唤有红线限制

这个红线就是:无论犯罪嫌疑人怎么激怒你,都不要刑讯逼供。虽然每一个偷鸡摸狗的犯罪嫌疑人都很欠揍,群众打了会被原谅,警察打了会进监狱。在目前犯罪嫌疑人被保护到天上去的时代,我真心不希望任何的同行们动手,哪怕是一个耳光,一个推搡。谁也不想看到我们警察因为揍小偷,最后和小偷关在一个牢里。虽然刑讯逼供可能真的会让小偷小摸害怕,会让他不敢再犯,但是,万一有一个冤枉的,就是一个“100-1=0”不合理逻辑的科学佐证。为了你的人生,为了你的家庭,一定要保持理性,重证据、轻口供,学会适应,并接受犯罪嫌疑人狂妄的态度和有时“恶人没恶报”的结果。

4.传唤有录像要求

法律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要求录像的是: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或者其他重大犯罪的案件。但是,我认为,所有的犯罪嫌疑人讯问时,你都要全程录音录像。以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来看,50%的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后,都会翻供,20%的犯罪嫌疑人“过检”时,都会说办案民警刑讯逼供。所以,无论大小案件,只要讯问犯罪嫌疑人,一定要全程录像,最好还要和他保持至少30公分的距离,你以为犯嫌不碰瓷吗?

5.传唤还有很多纷繁复杂的要求

现在的传唤、讯问不比以前,哪一个细节忘了,你都是程序违法。什么叫程序违法?就是你绿灯过马路,是合法,我认同你过来了;红灯过马路,就是违法,你过来了,我也认为你没过来,你得再过一次或取消你本次过马路资格。

(1).犯罪嫌疑人第一次接受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就需要告知他有权利聘请律师。不知道怎么告知,就用省事的,给犯嫌一份《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让他自己看,并记录在笔录中。

(2).讯问犯罪嫌疑人要两名民警。缺人、出警、事太多都不是理由,这就是法律,不讲人情,只讲规定,不按规定来,你的笔录就是无效证据。

(3).讯问期间,你要管他吃、管他喝、让他睡觉。这是法律明确要求的,还要记在笔录上,你可以不吃不喝不睡,犯罪嫌疑人不行,有了这条规定,“连夜突审”这个词就是违法的代名词,如果犯罪嫌疑人熬夜死了,谁会敲你的家门,自己脑补。(《刑诉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三款)

(4).聋哑人,要请手语翻译,不懂汉语的,要请语言翻译;笔录做完了,要让嫌疑人仔细看,不识字的,你要给他一个字一个字指(lu)着(xiang)读,嫌疑人自己写的亲笔供词,要在首页右上角注明“于某年某月某日收到”并签名。

(5).审讯不要带脏字,审讯不要把事说出来让他认,审讯不要提醒他做过什么。不然你会被辩护律师提出:侮辱嫌疑人人格和指供诱供。

(6).传唤时间要由嫌疑人自己填空,不要代写。现场发现犯罪的,出示证件后,可以口头传唤,并告知传唤的理由和依据,传唤时间填在笔录上。投案自首、群众扭送、传唤抓获的,都需要开具传唤证,传唤时间填在传唤证上。

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到审讯,到送押,整个过程是公安民警在所有执法中最危险的一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一点点疏漏,轻则给处分,重则进监狱。但是,危险不代表可怕,不代表“不可触碰”,按程序做,不跟情绪走,一般会保证执法安全。办案流程的询问、传唤、讯问环节,提醒大家一定做到:程序合法、全程录像、放平心态、别嫌麻烦!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