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律师文集

除斥期间适用范围是什么(除斥期间的概念和特征)

除斥期间,又称预期期间,是指如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主张权利,其实体权利即消失。

一、除斥期间的起算点

除斥期间的起算点原则上应自权利行使无法律上的障碍时开始计算。但在权利人未必知道其权利存在的场合,法律通常规定自权利人知道其权利存在之时起开始计算。

例如,《民法典》541条的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根据这一规定,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间自撤销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时起算。

二、除斥期间与形成权

除斥期间属于形成权范畴,届满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

所谓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等。

三、除斥期间可以约定吗?

与诉讼时效的法定性不同,除斥期间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

例如,《民法典》第564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这一规定明确了合同解除可以由法律规定除斥期间,也可以由当事人直接约定除斥期间,并允许在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期限时由对方催告确定合理期间。

 四、关于除斥期间的在条文中的通常性表述

  除斥期间不像诉讼时效一样可以高度抽象出共同性,因此规定比较分散。除斥期间,虽然在法律条文中没有明确体现“除斥期间”的表述,但常常使用“撤销权消灭”“作为自愿放弃权益”“不行使而消灭”“视为放弃”“视为拒绝追认”“视为权利消灭”等表述。

除斥期间适用范围是什么(除斥期间的概念和特征)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