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劳动调解书和判决书的区别(民事调解法律规定)

【案情简介】

朱某和刘某是多年好友,二人在某小区各自购买商品房一处,入住三年后开发商一直未给二人办理权属登记,二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三年的违约金,法院受理后依法开庭审理,后在法院主持调解下,朱某与开发商达成和解协议,随后开发商按照《购房合同》的约定数额,支付两年半的违约金,刘某要求法院判决,经历了一审、二审、最终通过法院的执行程序要到了三年的违约金,期间历时半年以上。

【律师说法】

法院民事调解是指当事人双方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用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民事权益争议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

法院民事判决是指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终结后,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和有关的法律,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或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作出的强制性决断

首先,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

然后,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民事判决书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调解必须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且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调解书一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即具有法律效力,但在签收之前当事人可以反悔。反悔后,原来达成的协议无效,法院可依法及时判决最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