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敲诈勒索的人最怕什么投诉(对付敲诈者最好的办法)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构成要件:

1、成立条件(第一步):第一步是本罪的实行行为,也即恐吓行为(胁迫、威胁、敲诈行为)。行为模型: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2、既遂条件(第三步):第三步是“对方基于恐惧心理而交付财物”。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要具有因果关系,否则成立敲诈勒索罪未遂。

二、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分:

区分标准:被害人意志自由被剥夺的程度不同。抢劫罪中,被害人没得选,只好给;敲诈勒索罪中,被害人有得选,最好给。

三、敲诈勒索罪与行使权利的区分:

判断重点应放在行为是否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只要符合,就成立敲诈勒索罪。成立条件:

1、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行为人具有财产请求权,在行使权利,则表明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2、客观上是否实施了恐吓行为。这是敲诈勒索罪的实行行为,也即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以此威胁对方给钱。

四、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关系:

1、相同点:被害人都是基于有瑕疵的意思而处分财物。

2、区分: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原因不同。诈骗罪是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物,敲诈勒索罪是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物。前者是被骗,后者是被迫。

3、认识错误与恐惧心理的竞合问题:诈骗罪中行为人虚构的事实可以有暴力内容,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通告的恶害可以是虚假内容。当这些事实既是虚假的,又是让人恐惧的,行为就既符合诈骗罪又符合敲诈勒索罪。属于想象竞合。处理办法:当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产生竞合后,一般情况下,择一重罪论处。

4、敲诈勒索与转告虚假恐吓信息式的诈骗的区分: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模式是,我恐吓你,你若不给钱,我就对你施加恶害,由此你对我产生恐惧心理。如果行为人只是转告虚假恐吓信息,不构成敲诈勒索罪,而构成诈骗罪。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