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法律 > 经济纠纷

贪多少钱可判罪(2022贪贿犯罪立案标准)

贪多少钱可判罪(2022贪贿犯罪立案标准)

目前,全世界约60个国家或地区,仍然保留着死刑。在中国,还有几十个罪名面临死刑判决。

今天,我们讲的是跟职务犯罪有关的、仍然保留死刑判决的两个罪名:贪污罪、受贿罪。

有人说:只要贪污、受贿的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就会被判处死刑。告诉大家,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很简单,2018年以来,多名涉嫌贪污罪、受贿罪的高官,犯罪金额都超过了1亿元,甚至几亿元,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什么原因呢?

1、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什么情况下,贪污罪、受贿罪会被判死刑?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大家注意: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才可以判处死刑哦。

第一个条件是数额特别巨大。多少钱算特别巨大呢?法律规定是300万元。

第二个条件是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啥叫犯罪情节呢?比如作案的次数、资金的性质、为他人所办事项的性质等。

第三个条件是社会影响特别恶劣。什么叫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第四个条件是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关于这一点,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

二、保命情节

涉嫌贪污受贿后,当事人能否保命,还是要看具体情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情节:一是事前情节,二是事后情节。

什么是事前情节呢?是指犯罪情节。上面提到的收钱的金额、作案的次数、资金的性质(比如扶贫款社保资金)、为他人所办事项的性质(比如环境污染、人事提拔)等。这些情节,都是事前每个人能够控制的,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对照反思一下,看看自己的事前情节有没有达到特别严重的地步。

什么是时候情节呢?是指预防情节(再犯罪的可能性)。就是说,案发以后,当事人的态度。法律规定,如果达到了上面4个条件。但是当事人具有自首、立功、坦白、认罪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没必要立即执行死刑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这个法律条文的意思很简单。即使该判死刑立即执行的人,但是只要认罪态度好,还是有保命的一线生机的。

从判决的案例看,贪污、受贿金额过1亿元的案件,少数被判死刑立即执行,大部分都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三、死刑决定权

咱们国家的死刑案件,是需要复核的,死刑核准权在最高人民法院。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都要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当然,如果是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省一级的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即可。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