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爱好 > 音乐

大提琴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最早出现于约1660年。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Viola degamba)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在1845年左右,由阿德里安·塞尔韦(AdrienFrançoisServais 1807-1866)为大提琴添加了可调整的尾柱,使大提琴在演奏中更加稳定。在这之前,大提琴是没有尾柱的,是由演奏者夹在两腿之间来演奏。

大提琴,提琴渊源,西洋乐器

大提琴主要分两种,Cello和Double Bass。

大提琴(Cello)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低音提琴(Double Bass)

低音提琴,擦奏弦鸣乐器。又称倍大提琴。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它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基本节奏的基础。低音提琴约有 180~220厘米高,下端有一支柱,形似大提琴。演奏时要将琴放在地上,立着或靠在高凳上演奏。低音提琴是四度定弦,4根弦分别是E、A、D、G,为了避免在低音谱表上过多地加线,其音响比实际记谱低1个八度。有时加入第5根弦,定音为C,或在乐器的颈部加入一个机械装置,加长E弦,使其可以演奏下面的 C音。熟练的演奏家可以通过使用泛音来大大地超越乐器的上方的自然音域。

低音提琴使用两种弓子,一种是法国弓,称为博泰西尼弓。另一种称为德式或西曼德尔弓,它有一个较长、较细的杆,很宽的扣手,用手握住棍杆的下面(手掌向上)。低音提琴比其他弓弦乐器更多地用拨奏,这一特点使得它除了在管弦乐队中的扮演角色外也在歌舞乐队和爵士乐队中成为重要的节奏乐器。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28890346#qq.com